衛教新知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



黃于玶醫師


最近門診常有一些年輕的病友拿著公司健檢所附的周邊骨密度測定報告來諮詢,三四十歲的年輕人自覺身體健康良好,周邊骨密度卻顯示-2、-3等危險的數據,或是在詢問身高時,有些老年患者會笑笑地說自己縮水了好幾公分。到底誰才有骨質疏鬆症呢?


骨質疏鬆是一種因骨骼強度減弱導致骨折危險性增加的疾病。停經後婦女終身骨折風險約為30%。骨質疏鬆的診斷可依據病史是否有低創傷性骨折(前臂手腕、髖骨、脊椎壓迫性骨折或是脊椎高度變形>20%),或依據骨密度T值小於或等於-2.5來判定。骨質密度的測量以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為黃金標準,應測量腰椎及髖骨,若兩處皆應骨折無法測定時可用非慣用測前臂橈骨1/3處之測定取代。定量超音波或是周邊骨密度測定儀因目前並沒有實證佐證資料的診斷標準,因此只適合當作初步篩檢的工具,若發現異常,則應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查來確認。


骨質疏鬆對健康的衝擊

台灣五十歲以上人口2013年有32%,2025年增為42%,2050年將增至57%。尤其七十歲以上的長者人口在2013年約為192萬,2025年增加到300萬,2050年將增加到550萬。根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以DXA檢測骨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和38.3%。骨質疏鬆骨折易增加長期臥床的機率,死因則以長期臥床引發的感染症為主。

65歲以上的女性或是70歲以上的男性應該接受骨密度檢查,另外50歲以上或是65歲以下即將停經的婦女,若有骨鬆的危險因子,例如體重過輕、骨折病史者都可考慮接受骨密度檢查。目前健保給付的DXA檢查適應症非常有限,僅包含了特定的內分泌疾病、非創傷性骨折、或是有在使用類固醇或是男性賀爾蒙阻斷劑等特定疾患。一般醫療院所的DXA檢查依照檢查範圍不同,大約需自費600至2000元不等。民眾在家可利用一些簡單的測驗檢視自己是否可能有骨質疏鬆,例如:身高低於年輕時身高超過四公分、牆與頭枕部間距>3公分、肋骨下緣與骨盆間距>2公分,或可利用FRAX網站,估算自己十年骨折風險。


骨鬆的預防及非藥物治療

戒菸戒酒減少含咖啡因飲品,攝取適量鈣質與維生素D,從事負重運動、肌力增強運動和平衡訓練,改善居家及公共環境。五十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鈣1200毫克和維生素D3 800-1000國際單位,鈣質攝取太多可能會增加腎結石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血清25(OH)D標準值為30ng/ml。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目的是減少骨折。在使用任何抗骨鬆藥物之前皆須充分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藥物根據其機轉可分為抗破骨或流失類藥物(雙磷酸鹽、選擇性雌激素調節劑、選擇性雌激素活性調節劑、RANKL單株抗體)、促骨或促骨生成藥物(副甲狀腺素)以及混合性藥物(硬化蛋白質抑制劑)。不論任何藥物,治療皆須一年以上才可真正達到減少骨折的效果。長期使用破骨細胞抑制劑者,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在上下顎骨產生骨髓炎或骨壞死的風險,最典型的症狀是疼痛與骨頭暴露,因此建議開始骨鬆藥物前,先至牙科進行檢查,避免在用藥期間進行如拔牙等顎骨侵入性的手術。若有必需的手術則建議在藥物停用三個月後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