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新知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春季研討會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春季研討會



因為不痛不癢,很多民眾對於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偏高不以為意,剛好用這張關於LDL-C數字高低與累積暴露時間的乘積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強調了「早期控制 LDL-C」的重要性。


主要內容:
1. 累積 LDL-C 暴露與動脈粥狀硬化的關係
• 總斑塊負擔 (mg-year) 近似於累積 LDL-C 暴露,表示 LDL-C 長期累積會增加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2. 心肌梗塞 (MI) 發生的年齡
• 當累積 LDL-C 暴露超過 8000 mg-years 時,心肌梗塞 (MI) 就可能發生,所以:
☘️ 若 LDL-C 維持在 200 mg/dL,可能 約 34 歲 就發生 MI。
☘️ 若 LDL-C 維持在 125 mg/dL,可能 約 64 歲 發生 MI。
☘️ 若 LDL-C 維持在 80 mg/dL,可能 約 100 歲 才有風險。
3. LDL-C 水平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
• 高 LDL-C 水平會加速動脈粥狀硬化進程,使心血管事件 (如 MI) 提早發生。
• 低 LDL-C 水平可以延緩 MI 發生的時間,甚至降低發生風險。
結論:
1、控制 LDL-C 應該從年輕時開始,因為長期暴露於高 LDL-C 會加速動脈粥狀硬化,提早發生心血管疾病。
2、維持較低的 LDL-C (如 80 mg/dL) 能夠顯著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時間。
(出處:Brian A. Ference, Ian Graham, Lale Tokgozoglu, and Alberico L. Catapano
JACC. 2018 Sep, 72 (10) 1141–1156)